南京二史馆老楼1936年建现在是民国史料中心

扬子晚报此前报道了南京机关大院里一批文保建筑后(1月14日A36版),有读者打来热线电话称,大院里的文保资源远不止此,可以继续搜罗。本报将继续推出“探访大院老古董”,今天让我们看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大院里都有啥。

1936年,已是“颓垣败壁,瓦砾纵横”的明故宫武英殿遗址上,伫立起一座“坚实宏壮”的仿明宫殿式建筑,三楹四柱牌楼式大门的门楣上,镌刻着九个繁体大字“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这就是今天位于中山东路309号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整理史料,编修历史,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即指出:“民国开创,为神州空前之伟业,不有信史,何以焜耀宇内,昭示方来?”党史馆的诞生,正是为了总结历史,了却中山先生夙愿。1935年,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正式开工兴建,馆址便选在明故宫西侧原武英殿遗址,“馆屋为三层仿明宫殿式,设计要求以坚实宏壮为主,力避浮华”。1936年7月下旬竣工后,党史会即将全部史料移运该馆一楼地下三个坚实的铁库内典藏。1936年10月10日“双十节”,在新馆举办启幕礼暨第一次展览,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自主持,“党史会”主任委员邵元冲报告筹备经过。史料馆的负责人的命运也颇具传奇。1935年,邵元冲在南京亲历孙凤鸣开枪刺杀汪精卫全程。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邵元冲与陈诚在一起,十七路军士兵开枪扫射两人房间,陈诚匍匐倒地,毫发无损,但邵元冲跳窗躲避时,身中五弹,不幸遇难。

南京沦陷期间,馆舍被日军占为兵营。解放前夕,国民政府两次运档共计580箱,重约97吨,除少量档案遗留,整个家底几乎搬空。

工作人员重新搜集整理,到了1964年,“浩繁的档案初步整理出来了,有章可循,有目可查,而且整理汇编了数千万字的史料”。同年南京史料整理处改隶国家档案局,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截至2008年底,共收藏有民国史料1354个全宗,计220余万卷,收藏的民国时期图书资料有20余万册,是国内当之无愧的民国史料中心。今天的二史馆不对公众开放参观,但可以进馆查档,市民要携带身份证和单位的介绍信。 通讯员 杨智友

根服务器故障囚禁男子被处死北京疏散人口掌管电企巨头老虎被开膛系旧闻特权怪胎驻京办广场舞影响社会稳定酒店开房数据泄露兵马俑侠抢票黄牛父母失责将被诉方舟子打假中国雨人领导人IT朋友圈邹恒甫爆料北大世界最大海监船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